国产精品51麻豆cm传媒

信息公开

教代会

当前位置: 网站国产精品51麻豆cm传媒-> 信息公开-> 校务公开-> 教代会-> 正文

国产精品51麻豆cm传媒2019-2020学年 教代会工作总结报告

来源:阅读次数:日期:2020-10-02

2019-2020学年,我们以“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”为目标,坚持以人为本、以德立校、以师强校、以生荣校的幸福教育原则,推动学校在现代幸福教育道路上稳步前进。在此,我向各位代表将一年来学校的工作简要报告如下:

 

一、乘势而上——争创幸福教育品牌

伟大事业都要因势而动、顺势而为。2018-2019学年,我们面临叁个大势:一是新时代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之势;二是智能信息技术之势;叁是学校质量阶段、效能阶段转各人本幸福阶段之势。我们审时度势,,更乘势而上、借势而进,及时实现学校年度战略目标由“校风年”向“品牌建设年”转势。围绕“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”目标,我们全面启动“幸福教育”品牌建设工程,在办学理念、学校文化、师资队伍、课程开发、品牌示范等方面,展开了切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,初步探明了“适性求是、成人幸福”的实践路径,打造“明德、崇雅、致知、臻美”的幸福教育文化架构。2018年10月,我们加入了“全国幸福教育共同体”;2019年4月,我们顺利完成了“幸福教育品牌学校”初评,5月8号成功举办了品牌开放展示活动。

二、志不求易、事不避难——探索幸福教育路径

幸福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内容,也不是一种教育方法,而是一种教育理念、理想与文化。我们从校情出发,直面现实挑战,提出“适性求是、成人幸福”的幸福路径,做了如下实践探索:

一是“幸福师优”队伍建设卓有成效。目前我校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师资成长舞台,建立起了“新星——能手——骨干——名师——专家”幸福师资培养体系,一支“师德高尚、观念领先、专业精良”的幸福教师队伍基本形成,一批有个性、有风格、有成就的“品牌教师”正在学校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六个省市名师工作室已成我校靓丽名片。

二是基于“5H素养”的校本课程建设稳步推进。“5H素养”是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,是指生命健美、博雅智力、生存技能、心灵道德、社会协作等五个维度的全人教育。它以“顺其所是、求其所是、成其所是”的教育逻辑,学生体验智慧之乐、探究之趣、收获之喜、人际之爱、成长之恩,最终达到“学达性天”、“性命合一”、“自我实现”的幸福境界。目前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稳步推进,德育校本课程、学科校本课程、生涯校本课程开发等成绩突出,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也硕果累累。

叁是建立“天地人和”的“幸福校园”文化生态。学校文化包括环境、制度、精神、行为等多层次系统,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。本年度我们继续完善校园环境生态;以生命安全和幸福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化、仪式化、体验化循序推进;教育教学绩效制度文化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;教职工“送温暖”关爱制度、“乐活”福利活动等不断创新;学生科技创新活动、研学实践、社团活动、特色才艺活动、志愿者活动等生机蓬勃;在优良办学成绩支持下的学校精神文化品牌化、示范化效应也越来越鲜明。

叁、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——办学绩效稳定提升

本学年,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,“幸福教育”理念逐渐成为师生共识。党政工团群教育队伍作风优良,奉献精神高涨。管理制度更加健全,制度文化稳定安心。校风学风更加稳健,实干多干尉然成风。德育工作面貌一新,文明礼仪发自内心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,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后勤服务改革成效显着,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显着。

本学年我校教师队伍素养快速提升,各类教学奖实力强、等级高。作为东莞市首批慕课试点学校,学校慕课建设逐渐向体系化与高端化发展。学生在各类素质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,如健美操、篮球、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获多项国家级、省市级大奖;创新实践大赛中,获得国家级、世界级奖项多项;而2019年高考我校再创佳绩,重本率跨越60%关口;而高一高二基础教学成绩也稳健居四大校前例。

本学年校友足球赛、61周年值年制校庆,让校友重温青春记忆,感受母校关怀,这是校友的幸福;教育教学改革异彩纷呈,幸福品牌展示花开五月,这是师生发展的幸福;艺术节、歌手大赛、健美操、元旦汇演、运动会、研学旅行、成人礼等校园文化活动,这是青春成长的幸福;一中的幸福芳香远播韶关、云南、新疆西藏,这是一所学校的幸福。

 

四、前面风景、可以入怀——正视不足面向未来

同志们,一年来的幸福教育思考和实践,我们有努力,我们有收获,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不足,主要表现在:

一是学校硬件环境建设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求。主要是学校基础设施老化,进入大规模维修更新期;新教育教学改革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不足,功能陈旧或利用率不高,都面临翻新改造或淘汰更新;学校图书馆藏书数量不足,质量不高;图书更新不及时;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;校园健康设备不足,不能满足幸福教育的需要;

二是学校管理文化与幸福教育需求还人差距。主要表现在:受传统应试体制影响,有关“幸福教育”的理念虽然得到广泛认同,但在教育实践中落地困难,不少教师和学生仍然有“不幸福感”;学校绩效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;教师专业发展的“适性”特色不突出,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失衡;有关幸福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比较散乱,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够突出;学业教育的效率仍然不高。

叁是对学生幸福成长的研究与实践还较简陋。主要表现在:对当代学生的特点研究和理解不够,相应的教育教学观念、策略和方法比较欠缺;学生的品德发展、学业发展、社会发展等不够协调,厌学情绪、被动现象仍较普遍;学生发展教育(生涯规划教育)理念层次较低,实践中偏向职业教育,缺少生涯价值观教育支撑;学生特色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不够,缺少社会资源的参与;幸福课堂文化还不够鲜明,缺少体系化、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,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“幸福感”较差,等等。

同志们,问题就是挑战,问题就是机遇。作为学校,作为人民教师,我们角色吃重,作用重要。幸福是需要奋斗得来,幸福教育的道路必不平坦。此历史,此现实,此未来。我们要敢于直面矛盾,遇到问题不推诿、不埋怨、不绕道、不回避,勇于担当,勇于履责。逐梦幸福道,追光壮景天。希望我们抖擞精神,不忘初心,爱国奋斗,同舟共济,开拓进取,在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大步迈进,全面提升办学质量,为建国七十周年献礼!